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徐州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徐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!

2023/9/5 22:50:25发布53次查看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——2018年1月6日在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
市长 周铁根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2017年工作回顾
2017年,是徐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,也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。一是较好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聚焦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,凝心聚力、开拓奋进,切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,全年预计(下同)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0亿元、增长8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1.6亿元、同口径增长5%,其他各项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态势。二是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。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,年初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,11月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,12月成为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之一,为城市发展再添一批高含金量的靓丽名片。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,明确了我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;7月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工作,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纳入全省“1+3”重点功能区战略,8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意见予以支持,徐州的发展定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。三是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丰硕成果。首次成功举办国际服务外包大会、国际物流大会等国际性会议;全国“城市双修”工作现场会、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、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;徐州综合保税区通过审批,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开工建设,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,这些工作对我市当前和长远发展都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。
特别是12月12日、13日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徐州开展十九大后首次调研视察,对我市振兴转型发展实践给予充分肯定,为徐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指引了前进方向、注入了强大动力,这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,全市上下群情振奋、无比喜悦,受到巨大的鼓舞和激励。
徐州一年来的变化是全方位、深层次、开创性、历史性的变化,城市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影响力显著提升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自豪感明显增强!
一年来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(一)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市之路。强化产业发展导向,深入实施“工业立市、产业强市”战略,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发展。
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。工业经济在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,加快培育新兴主导产业,出台装备与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与ict、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实施方案,制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实施意见,建立部省安全产业共建培育机制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%左右,增幅居全省前列;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3%,较上年提升3.6个百分点;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%左右,占比达到37%。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、服务外包、金融服务等业态,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0.5个百分点、占比提升至47.3%,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0亿元、增长12%。粮食生产实现“十四连丰”,高效设施农业规模、占比继续保持全省第一,建成上海蔬菜外延基地9家;我市获批全国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,当年实施项目82个,完成投资48亿元。
重大产业项目进展良好。全年实施产业项目4656个,比上年增加1359个。鑫华半导体级多晶硅、东方金钰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产,台湾正崴高端手机配套链、茂迪太阳能电池、深圳正威新材料、协鑫大晶圆及配套、招商局集团投资建设徐州金融集聚区、中国电子集团信息产业基地、林安物流园等一批投资百亿级项目签约落地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5亿元,增长10%,其中二三产业投资增长10.1%。
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8%,工业、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4.7%和35.8%。工商新登记企业4.31万家,增长16.1%。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近1000亿元,新增贷款超过500亿元,增速均居全省前列。
(二)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。推动“靓丽徐州”向“品质徐州”提升,不断增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。
中心城市定位更加明晰。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全国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城市“四大定位”,制定实施经济、商贸物流、金融服务、科教文化“四个中心”建设三年行动纲要,为城市长远发展明确坐标。成功争取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范围调整,编制完成清风廊道、综合管廊等详细规划,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。
城市功能日趋完善。围绕中心城市交通枢纽、快速交通体系、中心商圈、教育文化卫生功能提升,实施了一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。150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134项、竣工52项。徐连客专、徐宿淮盐铁路、观音机场二期建设有序推进,徐明高速公路(江苏段)建成通车。轨道交通1、2、3号线一期工程稳步实施,迎宾大道高架、城东大道高架、外环公路等道路开工建设,319条市内道路完成整修,城区快速路网体系加快形成。苏宁广场、三胞广场相继营业,建成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,中心商圈辐射力进一步增强。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城域网出口带宽达3660g。出台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点专项规划,一中新校区完成主体建设,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南迁、北区股份制医院建设进展顺利,优质公共资源分布更加均衡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实施棚户区改造1610万平方米。505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整治,20万户62.5万市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。
城市品质加快提升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抓手,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,市容环境治理、交通秩序整治、文明志愿服务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深入开展,文明风尚蔚然成风,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,19家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,群众对文明创建的认可度和满意率明显提高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,获批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、第三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。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又有新进展,梨园路公园、五山公园一期建成开放,泉润公园、拖龙山山体公园等精品园林建设有序推进。城市长效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,占道经营、渣土运输、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,徐州“百姓城管”经验在全国推广。年内来徐游客达到6903万人次,增长45.5%。
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。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功能拓展、带动城乡统筹发展,9个新型中心镇(小城市)、15个新型社区完成规划编制,特色小镇、“百村示范”、“千村提升”和特色田园乡村试点进展顺利,31个美丽康居村庄和460个美丽宜居村庄基本实现创建目标,14个村镇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。
(三)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。高度聚焦改革开放创新,将加快动能转换推动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,取得重大进展。
各项改革全面深化。突出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政策落实,累计关闭矿井13对、压减煤炭产能1062万吨、压减钢铁产能163万吨,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15.32个月下降到7.36个月,全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92.6亿元,补短板专项工程完成投资510亿元。扎实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在全省率先出台“3550”标准化流程,“不见面”审批清单实现全覆盖,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稳步实施。统筹抓好其他改革,河长制全面推行,服务业综合改革、不动产登记、水流产权确权等一批特色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。
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。“一城一谷一区一院”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,江苏淮海科技城入驻企业达到3000多家,徐州科技谷进驻院士团队2个、企业110余家,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开工建设,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各类研究机构近20家。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,鼓楼高新区获批筹建,云龙电商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园区相继开园;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家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3家;完成专利授权量1.1万件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00件。“彭城英才”计划深入推进,“赢在徐州”大赛影响力持续提升,入选国家和省人才项目创历史新高。金融创新力度加大,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98家,华信新材料在深交所上市,新增“新三板”上市企业4家,新增江苏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20家,新增企业债66.9亿元、股权融资35亿元,落地产业基金31支、首期母基金规模518亿元,平安银行、恒丰银行和苏北首家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开业运营,金融集聚区启动规划建设,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初步构建。徐工集团获批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、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,中能硅业喜获“省长质量奖”。我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。
双向开放实现新突破。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,电子口岸上线运行,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试运行,“无水港”启动运行,“外贸港”建设快速推进,中欧班列开行50班。成功举办“二十洽”、彭城英才荟等17项重大招商活动,新引进总投资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40个、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3个,项目投资总额、质量显著提高。实际使用外资完成16.6亿美元、增长10.2%,进出口总额、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37亿元和439亿元,增长30.1%和26.1%,服务外包合同额、执行额分别增长2倍和1.5倍,增速均居全省前列。
(四)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以高度的自觉严守生态红线、实施治理修复、提升环境质量,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探索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
积极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。在全省率先开展专题研究、编制专题规划、制定实施方案,构建“两轴、两湖、多片区、多点”生态空间结构,着力打造“五个走廊”。
认真落实“263”专项行动。累计关闭化工企业143家,减少煤炭消费量679万吨。39条黑臭河道治理基本完成,ⅲ类以上水体占比达到79.2%,国考断面水质100%达标。全市划定畜禽禁养区。275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治理基本完成。关停整治小砖瓦企业144家。
狠抓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。扎实推进生态修复,潘安湖湿地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,九里湖湿地获批国家湿地公园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管控,完成2798台燃煤小锅炉拆除改燃,拆解老旧运输船舶380艘,淘汰黄标车5742台,秸秆禁烧成效明显。大力调整能源结构,单位gdp能耗下降7%左右,超额完成省定任务。实施519项重点治污工程,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年度任务。丁万河获评全国首届“最美家乡河”。我市成为全国首批、江苏首家水生态文明城市。
(五)尽心尽力改善民生民计。坚持民生为本,以扎实举措不断增加民生福祉。
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。十大类70件民生实事有力推进。为82.47万老人、2.55万残疾人(儿童)办理意外伤害保险,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.4亿元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5.7亿元。建成农村公路1082公里、桥梁407座,完成改厕39925户。新建改造15家街坊中心及农贸市场,建成100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完成52个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、518个村(社区)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。
富民增收工程深入实施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%和9.3%。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、失业人员再就业10.1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.82%。19.5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,6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,123个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使用,湖西片区帮扶初见成效。
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实施,基本照护保险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序推行,在全省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。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、最低工资、城乡低保、农村五保等标准继续上调,在全省率先将60多万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。
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新改扩建中小学119所、幼儿园184所,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85所、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3所。“健康徐州”建设加快推进,省级综合医改试点、分级诊疗制度有序实施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、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圆满举办首届徐州国际马拉松赛和国际龙舟邀请赛,徐州籍体育健儿在全运会取得历史最佳成绩。
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。“四项督查”常态开展,“百千万”大走访活动深入实施,累计走访群众209.4万户、企业4.4万家,解决问题10.6万个。平安法治徐州建设扎实推进,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,社会治安防控、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,开展三轮打黑除恶围猎专项行动,信访总量、刑事案件立案数、安全生产事故分别下降31.8%、16.4%、25.1%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安定。人防、国防动员、双拥、民族宗教、档案、外事、侨务、台湾事务、审计...
徐州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